中新网长治11月17日电 题:山西长治潞城区:红薯“链”动增收 助力乡村发展
作者 刘小红 马睿哲 段婷婷
17日,在山西长治潞城区古城村500亩红薯种植基地内,田埂间满是即将销往各地的红薯,且鲜嫩翠绿的红薯秧也被批量收购、变废为宝。据了解,“红薯增收+薯秧创效”的模式,让古城村特色种植产业链条持续延伸,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。
走进基地,红薯收获机在田垄间穿梭作业,一个个表皮光滑、色泽鲜亮的红薯从泥土中翻出。村民们分工协作,迅速挑拣、分选、打包红薯,随后满载的车辆将红薯运往合作社储藏窖。
今年,古城村红薯种植面积约500亩,选用济薯25、本地沙薯等品种,运用起垄、铺膜、滴灌技术并施有机肥,所以红薯品质优良,甜度高、水分足。
古城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李向荣介绍,红薯亩产约5000斤,总产量达250万斤,通过线上电商、线下批发市场、商超等渠道,已销往平顺、黎城、长治各县区。同时,红薯秧全村总产量150万斤,额外增收30万元,真正实现“一颗红薯全身宝”。
古城村凭借浊漳河畔砂质土壤和充足水源的优势,种出的红薯软糯香甜,红薯秧叶片肥厚、营养丰富,成为优质青饲料。古城村党支部牵头的种植合作社在巩固“统一品种、统一管理、统一销售”种植模式的基础上,精准对接市场需求,提前与黎城县一公司达成红薯秧收购合作,确定红薯秧收购标准和价格,使红薯秧变废为宝。
村民张秀云表示:“今年卖红薯秧收入400多元,卖完秧后到集体地里务工,每天能挣60元,收入增加了,很高兴。”
为提升红薯“变现”能力,古城村延伸产业链条,建成红薯产业示范园、红薯储藏窖来延长销售周期,并发力产品深加工。目前,“种植—采收—储存—销售”的完整红薯种植产业链在该村加速形成。
李向荣称,下一步,古城村将立足村情,扩大红薯种植规模,依托村集体加工厂,重点打造红薯粉条深加工,打响“古城村红薯”品牌,同时深化与合作社合作,实现红薯秧、红薯皮等资源化利用,壮大集体经济,增加农民收入,助力乡村振兴。(完)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英雄之光|时隔76年!五条岭烈士陵园这19名烈士等来了亲人32048
- 2辽宁葫芦岛举办外贸政策培训会推动外贸保稳增量26909
- 3法国总统马克龙将访华25933
- 4董明珠、刘洋、孟晚舟等入选“2023中国品牌女性500强”20465
- 5中新网评:数字经济乘风起,高质量发展“新”中有“数”19748
- 6“漠南盐池”蝶变“生态名片”:察汗淖尔湿地“颜值”飙升17287
- 7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14523
- 8春雨来了!今天北京将迎降水降温大风天气 最高气温骤跌至10℃13011
- 9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访问昆士兰科技大学12074
- 10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12045






